採訪、撰文/阿康、阿貴 2009/09/16
超級馬拉松對台灣一般大眾算是陌生的一種體育項目。顧名思意,超過正規馬拉松比賽(42.195km)的競賽,我們稱之為超級馬拉松,在近年路跑風氣日益興盛下,從北到南馬拉松,甚至超級馬拉松賽事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最有名的超馬賽事莫過於每年12月舉辦的東吳國際超馬賽,本文要介紹的主角就是東吳超馬賽舉辦至今未曾缺席過的超馬好手吳勝銘大哥。
吳勝銘雖不若超馬媽媽邱淑容,超馬好手林義傑享有盛名,但攤開吳勝銘的歷年成績單,2000/03尼伯爾的山地100公里賽、東吳24小時超馬連續八屆完賽、2003東吳超馬國內第四、2004、2005東吳超馬國內第二、2007、2008東吳超馬國內第一、2008希臘七日賽806km台灣記錄保持人(世界第五)等等輝煌的戰績,儼然是國內目前超馬界一哥。
50年次的吳勝銘,給人的第一印像就是脾氣好、親切。講話有條不紊的他畢業於台灣科技大學、交大碩士,數學底子厚實的他專長工程數學,還在外面教過微積分,現任職中華電信。大學時由於和有志一同的同學一起練習田徑,也因此在中短距離的比賽也都能有不錯的成績,一萬公尺也都有35分的實力。在1999年台灣第一次舉辦100公里超級馬拉松時,因為當時完賽獎金的誘因而參賽,賽後身體的恢復情況也不錯,覺得自己的條件很適合超馬,才走上這條不歸路。累積近10年的超馬經驗,也讓他將賽事的重心擺在大大小小的超馬比賽上。
將在9月25、9月26舉行的斯巴達 (Spartathlon),自1983年舉辦至今,本身便是紀念過去雅典的傳令兵的英勇事蹟,本路段為「馬拉松」歷史故事的真實路段。這條具有神話歷史的馬拉松路線(傳說中的馬拉松發源地,路線圖及源起可見 http://marathon.gemvg.com/?p=17),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超馬好手參賽,但因賽事路線的困難度,以及嚴苛的檢查點時間限制,參賽選手大概都在300多人,而完賽率更只有 33% 上下。能在馬拉松發源地,穿過馬拉松平原,一路從雅典跑到斯巴達,可說是所有馬拉松選手一生的夢幻路線(once in a lifetime),更能體會馬拉松背後壯烈的犧牲奉獻之情。
一年一度的斯巴達,必須在36小時跑完245公里的路程,路程中分成六個區段(如表一及圖一),每個區段都有各自的限制時間,若沒有在規定時間中抵達檢查哨(check point),則將失去比賽資格。第二個困難處則是地形,從海拔0公尺會爬升到超過海拔1200公尺,並且並不是所有路段都是有鋪柏油的,會有在碎石路面、草地前進的路段,對選手體力將是一大考驗。第三個困難處則是黑夜氣溫,九月的希臘溫差大,若到了半夜加上進入山區,白天30多度可以驟然降至只有5度。所以所有的補給或裝備必須在適當的補給點穿戴上,並且攜帶頭燈以便在滿天星斗的黑夜中還能順利穩定前進。
表一 競賽路段、距離及限制時間
競賽路段 |
檢查哨編號 |
距離雅典 |
關門時間 |
本路段距離 |
最多可用時間 |
Athens to Corinth |
0-22 |
81 km |
16:30 Friday |
81 km |
9:30 hrs. |
Corinth to Nemea |
22-35 |
124 km |
23:00 Friday |
43 km |
6:30 hrs |
Nemes to Lyrkeia |
35-43 |
148.5 km |
03:00 Saturday |
24.5 km |
04:00 hrs |
Lyrkia to Nestani (Moun.) |
43-52 |
172 km |
07:30 Saturday |
23.5 km |
04:30 hrs |
Nestani to Tegea |
52-60 |
195 km |
11:00 Saturday |
23 km |
3:30 hrs |
Tegea to Sparta |
60-75 |
245.3 km |
19:00 Saturday |
50.3 km |
8:00 hrs |
資料來源:http://spartathlon.gr/
資料來源:http://spartathlon.gr/
在2007年吳勝銘及另外兩位台灣超馬好手陳進財、邱淑容一同參賽,以34小時36分完賽(關門時間為36小時)。今年投入更多的練習時間及更豐富的參賽經驗,希望能一舉突破自己,甚至是台灣的記錄。每天中午和晚上,不論刮風下雨,在師大本部操場總能看到吳勝銘和一群馬拉松愛好者,一邊聊天一邊團練。在每天長達好幾小時的訓練中,他表示也是會像大家一樣,覺得不停的繞圈子跑也會無聊,而能有同好一邊跑一邊聊天,或是聽聽mp3、想想其他生活或工作上的事情,都能幫助排解孤寂。在每年將近東吳24小時超馬比賽之際,這群國內的超馬人士則會集結一同在東吳大學練跑,一練就是好幾個小時,也算是另一種特殊的「團練」了。
過去曾經在東吳超馬賽中取得好成績的選手,在雅典通常也能有不錯的成績。例如關家良一、大瀧雅之及巴西努內斯(Vldamir Nunes)等選手都拿過斯巴達松的冠軍。對於今年的斯巴達松超馬的策略,吳勝銘表示,以安全完賽為目的的話,24小時跑到200公里是一個基礎指標,也有國外選手認為10個半小時完成100公里也是指標之一。飲食上,超馬不像一般的馬拉松在3,4小時內可以完賽,最重要的是穩定的配速和飲食。因為在長時間的運動狀態下,身體不斷的消耗熱量,就算是沒有飢餓感,或是跑到後來反胃、吃不下,也要強迫自己進食。在配速上他則給自己訂下目標,平地保持在10.5km/hr的配速,山路則降到8~9km/hr 他表示若能完全按照這配速,突破自己上次的記錄將勢在必得!
而裝備上,因為有上次的經驗,吳大哥特別說到不要戴隱形眼鏡跑超馬,乾燥的氣候及長時間的跑步過程,都容易造成眼睛的不適,上次的參賽跑到後面眼睛都很不舒服,這次特別準備了眼鏡及白天應付大太陽用的墨鏡。在保暖方面,會在進入山區前的補給站先放好輕便雨衣以及防風外套,以避免中後段進入山區後的降雨及氣溫驟降導致失溫的危險。隨身還要記得攜帶衛生紙,以隨時可以在荒郊野外變身"吉普塞人"。最後聊到家庭生活,吳大哥說,當然家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雖然因為高額的機票錢,這次斯巴達馬拉松將隻身前往,但也很感謝老婆在超馬賽事的支持和體諒。
給年輕後進的建議是,若對馬拉松或是超馬這極限耐力運動有興趣,趁年輕可以在不受傷的前提下多練一點速度,能有一定的速度水準對往後的長跑能有一定的幫助。持續的跑也很重要,假如感覺疲勞或不適,可以搭配一些輕鬆的草地跑,鍛鍊一些平常較少用到的肌肉群,但千萬不可以停跑太久,一日補魚三日曬網是大忌。其他則可以搭配重量訓練,伏地挺身鍛鍊的胸肌對跑步時的擺手非常有幫助,仰臥起坐則可以鍛鍊核心肌群,穩定上下半身在跑步時的平衡。但是記住,在踏上這條不歸路時,自身的專業素養和一技之長才是第一要務,除非沒有金錢的後顧之憂,否則先顧好家庭生技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祝福吳勝銘大哥能在斯巴達馬拉松續創佳績,為國爭光!我們會在賽後再奉上完賽後的專訪,敬請期待!